相关证书
大雪骨气刚过,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小城饶河一片银装素裹,头戴赫哲族皮帽的刘志红正在解说生缝制赫哲族鱼皮画,她机动地将一片片鱼皮牢靠在背板上,然后在边沿小心翼翼地下针缝线,每针每线都讲求武艺,事情室里鸦雀无声,学生们的呼吸都放轻了。
赫哲族是糊口在中国东北地域的陈腐民族,其汗青可追溯至六七千年前。今朝中国赫哲族人口约有5000人,个中1000多人糊口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。刘志红打小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长大,该乡是中国仅有的3个赫哲族乡之一。
刘志红凭据画好的图案剪裁鱼皮。 吕品 摄
“小时候过年的时候,常常看到赫哲族邻人将鱼皮剪成花鸟等形状,然后贴在墙上、窗户上,喜庆又大度。我每次都要看好久”。身为一名汉族人,刘志红却对赫哲族鱼皮画布满了好奇。
2005年,赫哲族的鱼皮建造武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饶河县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四排赫哲族乡宣传、传授鱼皮画,刘志红第一时间报名,开始了鱼皮画创作生涯。
“鱼皮画建造概略分为定稿、解析、剪裁、粘贴四个步调,相对重要的是前两部门”。刘志红指着正在建造的一幅荷花图案说,光是花瓣就由11片大皮和6片小皮解析而成,“我曾经创作的一副腾龙的画,光是鱼鳞就解析出来2000多片鱼皮”。
刘志红在解说生建造鱼皮画。 吕品 摄
刘志红的事情室里挂满了创作的鱼皮画和鱼皮挂件,绘声绘色,讨人喜爱。刘志红汇报记者,15年来,她险些天天都在做鱼皮画。
“鱼皮画一般用鲤鱼、大马哈鱼、三文鱼等鱼类鱼皮。一小幅画五六天就能建造完成,最大的一副画整整缝制粘贴了快要一年”。刘志红先容说,鱼皮画是赫哲族人在糊口中缔造出来的,能揭示出赫哲族的糊口场景以及信仰。她在画中又添加了一些汉族元素。“你看这个鸳鸯,做了两只,寓意团圆优美”。
跟着不绝钻研,刘志红建造鱼皮画的武艺越来越高,2011年创立鱼皮画部落事情室,作品卖到北京、上海、三亚等地,还受到了俄罗斯旅客的青睐,每年卖画可增收七八万元。
刘志红创作的龙腾鱼皮画。 吕品 摄
2018年刘志红被评为赫哲族鱼皮建造武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持续6年月表饶河县介入黑龙江国际文化财富展览会,作品《麒麟》《阔利神鹰》别离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家作品暨手工艺术佳构展览会得到“百花杯”中国工艺美术佳构奖铜奖和银奖。
创作之余,刘志红还不忘传承,常常到内地的学校教授鱼皮画建造。“我今朝有6名徒弟,根基都能独立建造一些简朴的画作。我固然不是赫哲族人,可是真心但愿鱼皮画这项武艺可以或许源远流长。”(完)